歡迎您的來電
13932795920
動態分類
DYNAMIC CATEGORY我國大宗商品通脹恐慌正在緩解
文章摘要:
目前,中國大宗商品通脹的恐慌正在緩解 , 推動中國生產者通脹達到 26年來最高水平的大宗商品繁榮正顯示出減弱的跡象,過去一年推動價格上漲的力量現在正在消退。
目前,中國大宗商品通脹的恐慌正在緩解,推動中國生產者通脹達到26年來最高水平的大宗商品繁榮正顯示出減弱的跡象,過去一年推動價格上漲的力量現在正在消退。
一場推動煤炭價格創紀錄的能源危機目前看來已經平息,而遏制病毒爆發的積極努力正在削弱消費者的出行,從而降低對航空燃料的需求。與此同時,圍繞著中國負債累累的房地產開發商的流動性危機正在摧毀鋼鐵和銅反彈的希望。
中國銀行(bankofchina)駐倫敦的全球大宗商品策略主管肖福表示,盡管中國以外的大宗商品市場看漲人士指出,石油或金屬庫存減少是為了提高價格,但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投資者持謹慎態度。她在電話中表示:“人們對推高價格沒有太大興趣,買家面臨著很大的壓力?!?/span>“對中國來說,通脹壓力可能比海外更為可控。”
不過,到2022年,很多事情可能會發生變化。冬奧會迫在眉睫,北京的排放政策也在繼續改變。一些投資者還希望中央政府能為搖搖欲墜的房地產行業提供更多支持,從而提振金屬需求。
此外,盡管大多數大宗商品價格正在企穩,但仍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尤其是與一年前相比。早些時候的激增所帶來的影響仍在波及整個經濟。例如,高電價有可能提高從汽車到服裝等所有產品的制造商的成本。
中國消滅冠狀病毒的行動越來越極端,因為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不接受這種病原體為地方病的地方。過去一個月,隨著包括北京在內的多個地方的限制不斷加強,旅行量有所下降,IHS Markit估計,本季度航空燃油將下降10%。
隨著消費者購買汽車或使用汽車的減少,汽油需求正在減弱。在柴油方面,北京方面協調行動,提高產量,削減出口,避免了供應危機,穩定了庫存。
隨著氣溫下降,自9月電力危機以來,中央政府大力推進采礦業可能會避免另一場大規模能源短缺:煤炭價格仍低于10月峰值的一半,庫存更接近健康水平。這緩解了所有能源市場和煤炭供應鏈的壓力。
倫敦咨詢公司Energy Aspects的分析師劉云濤(Yuntao Liu)表示,中國還希望在2月初開幕的冬奧會上擁有晴朗的藍天,這將限制石油供應和需求,因為企業遵守環境要求。
然而,惡劣的冬季天氣可能會通過提高取暖需求來考驗能源供應。從歐洲到亞洲不斷飆升的天然氣價格已經促使北京一位官員警告說,冬季會出現一些供應短缺。國內液化天然氣價格接近歷史高點,一些中國買家正在尋求再次進口。
在中國,不可避免的是監管行動具有最決定性的影響。今年下半年,鋼鐵和銅等金屬的情況就是如此,因為房地產行業陷入了債務危機,沒有政府救助的跡象。
鐵礦石——鋼鐵的原材料投入——在上半年需求激增達到峰值后下降了近三分之二。隨著購房淡出,建筑活動收縮,迫使鋼鐵產量降至2017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包括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在內的銀行預計,在2022年底召開至關重要的中共代表大會之前,該行業將獲得更多支持,但很少有人預計政策會發生急劇逆轉,特別是因為任何此類舉措都可能加劇中國的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