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返回首頁 > 行業動態 >

                                          歡迎您的來電

                                          13932795920

                                          動態分類

                                          DYNAMIC CATEGORY

                                          熱門產品

                                          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

                                          2021-11-01 09:43:46

                                          文章摘要: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 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統籌穩增長和調結構,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全國統籌、節約優先、雙輪驅  動、內外暢通、防范風險”的總方針,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達峰工作,明確各地區、各領域、各行業目標任務,加快實現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變革,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之上,確保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二)工作原則

                                          總體部署、分類施策、系統推進、穩妥有序、安全降碳、雙輪驅動、兩手發力

                                          二、主要目標

                                          十四五期間

                                          產業結構和能  源結構調整優化取得明顯進展,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炭消費增長得到嚴格控制,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取得新進展,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有利于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為實現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

                                          十五五期問

                                          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初步建立,重點領域低碳發展模式基本形成,重點耗能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進一步提高,煤炭消費逐步減少,綠色低碳技術取得關鍵突破,綠色生活方式成為公眾自覺選擇,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政策體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順利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將碳達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方面,重點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

                                          (一)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

                                          1. 推進煤炭消費替代和轉型升級

                                          2.大力發展新能源

                                          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

                                          3.因地制宜開發水電

                                          十四五、十五五期間分別新增水電裝機容量4000

                                          千瓦左右,西南地區以水電為主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基本建立

                                          4.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

                                          5.合理調控油氣消費

                                          6.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

                                          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

                                          2030年,抽水替能電站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左右,省級電網基本具備5%以上的尖峰負荷響應能力。

                                          (二)節能降碳增效行動

                                          1.全面提升節能管理能力

                                          2.實施節能降碳重點工程

                                          3.推進重點用能設備節能增效

                                          4.加強新型基礎設施節能降碳

                                          (三)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

                                          1.推動工業領域綠色低碳發展

                                          2.推動鋼鐵行業碳達峰

                                          3.推動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

                                          4.推動建材行業碳達峰

                                          5.推動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

                                          6.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四)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

                                          1.推進城鄉建設綠色低碳轉型

                                          2.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

                                          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3.加快優化建筑用能結構

                                          2025年,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新建公共機構

                                          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

                                          4. 推進農村建設和用能低碳轉型

                                          (五)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

                                          1.推動運輸工具裝備低碳轉型

                                          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

                                          營運交通工具單位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

                                          國家鐵路單位換算周轉量綜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0%

                                          陸路交通運輸石油消費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

                                          2.構建綠色高效交通運輸體系

                                          十四五期間,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5%以上

                                          2030年,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綠色出行比例不低于70%

                                          3.加快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2030年,民用運輸機場場內車輛裝備等力爭全面實現電動化

                                          (六)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

                                          1.推進產業園區循環化發展

                                          2030年,省級以上重點產業園區全部實施循環化改造

                                          2.加強大宗固廢綜合利用

                                          2025年,大宗固廢年利用量達到40億噸左右;到2030年,年利用量達到45億噸左右

                                          3.健全資源循環利用體系

                                          2025年、廢鋼鐵、廢銅、廢鋁、廢鉛、廢鋅、廢紙、廢塑料、廢橡膠、廢玻璃等9要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量達到4.5億噸,到2030年達到5.1億噸

                                          4.大力推進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

                                          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基本健全,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0%左右

                                          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5%

                                          (七)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行動

                                          1.完善創新體制機制

                                          2.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和人才培養

                                          3.強化應用基礎研究

                                          4.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

                                          (八)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

                                          1.鞏固生態系統固碳作用

                                          2.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2030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最達到190億立方米

                                          3.加強生態系統碳匯基礎支撐

                                          4.推進農業農村減排固碳

                                          (九)綠色低碳全民行動

                                          1.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

                                          2.推廣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3.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4.強化領導干部培訓

                                          (十)各地區梯次有序碳達峰行動

                                          1.科學合理確定有序達峰目標

                                          2.因地制宜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3.上下聯動制定地方達峰方案

                                          4.組織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

                                          (一)深度參與全球氣候治理

                                          (二)開綠色經貿、技術與金融合作

                                          (三)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

                                          、政策保障

                                          (一)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

                                          (二)健全法律法規標準

                                          (三)完善經濟政策

                                          (四)建立健全市場化機制

                                          六、組織實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

                                          加強黨中央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對碳達峰相關工作進行整體部署和系統推進,統籌研究重要事項、制定重大政策。

                                          (二)強化責任落實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深刻認識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復雜性,切實扛起責任,著力抓好各項任務落實,確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

                                          (三)嚴格監督考核

                                          實施以碳強度控制為主、碳排放總量控制為輔的制度,對能源消費和碳排放指標實行協同管理、協同分解、協同考核,逐步建立系統完善的碳達峰碳中和綜合評價考核制度。


                                          冀公網安備 13090202000534號

                                          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无码网